初入西樵
夙昔慕遠壑,招攜展臨眺。
掛席得名山,蒼翠落層嶠。
谽谺自吞呷,巖穴深窈窱。
天清瀑布聞,風集玄猿叫。
桂鬆遞映鬱,日月隱光曜。
盼衍既綿邈,攀崇復孤峭。
皛皛浮雲馳,晶晶寒潭照。
舍舟乍遊目,早覺心魂妙。
況當振策遊,探奇入蘿蔦。
緬懷麻源蹤,慨想蘇門嘯。
誰雲世代殊,引領冀同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夙昔:從前,往昔。
- 掛席:揚帆,乘船。
- 層嶠:重疊的山巒。
- 谽谺(hān xiā):山谷空曠的樣子。
- 窈窱(yǎo tiǎo):幽深的樣子。
- 盼衍:遠望。
- 孤峭:山勢高聳獨立。
- 皛皛(xiǎo xiǎo):明亮潔白的樣子。
- 蘿蔦(luó niǎo):藤蘿和蔦,兩種蔓生植物。
- 麻源:指麻姑仙源,傳說中的仙境。
- 蘇門嘯:指隱士的嘯詠,典出《晉書·阮籍傳》。
翻譯
我長久以來就嚮往遠方的山谷,今天終於有機會與朋友一同前往,展開遠眺。我們揚帆乘船,來到了著名的山脈,只見蒼翠的山色從層巒疊嶂中傾瀉而下。山谷空曠,自然吞吐,巖洞深邃幽暗。天空清澈,可以聽見瀑布的聲音,風中傳來玄猿的叫聲。桂樹和松樹交相輝映,鬱鬱蔥蔥,日月在這裏隱去了光芒。遠望的景色既綿延又遙遠,攀登的山峯既高聳又孤立。明亮的浮雲在空中馳騁,清澈的寒潭映照着一切。我剛一上岸,放眼望去,就已經感到心魂俱妙。何況當我揮動策杖,深入探索,尋找奇景,穿過藤蘿和蔦草。我懷念着傳說中的麻姑仙源,感慨地想起蘇門山的嘯詠。誰說這些都已成爲過去,我依然期待着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友人一同遊覽西樵山的經歷,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山水的壯美與神祕。詩中,「掛席得名山」一句,既表達了作者對名山的嚮往,又巧妙地描繪了乘船遊覽的情景。後文通過對山谷、巖洞、瀑布、玄猿等自然元素的刻畫,進一步營造出一種幽深、神祕的意境。結尾處,作者通過對麻源和蘇門嘯的懷念,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志同道合者的期待,使詩歌的情感層次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