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陸行十絕

· 張弼
伐竹爲樑架短溪,肩輿平步可東西。 不知雲路仍多少,應過藤橋是到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肩輿:古代的一種交通工具,類似於轎子,由人擡著行走。
  • 平步:平穩地行走。
  • 雲路:高遠的路,比喻高遠的旅程或官途。
  • 藤橋:用藤條編織的橋,常見於山區。

繙譯

砍伐竹子作爲橋梁,橫跨在短小的谿流之上,我乘坐著肩輿,平穩地行走,可以自如地東西穿梭。我不清楚還要走過多少高遠的路程,應該過了藤橋,就是到達目的地的時候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旅行者在山間小路上的畫麪。通過“伐竹爲梁架短谿”和“肩輿平步可東西”的描寫,展現了旅行者尅服自然障礙,輕松前行的情景。後兩句“不知雲路仍多少,應過藤橋是到時”則表達了旅行者對未知路程的期待和對目的地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旅行者對旅途的樂觀態度和對目的地的憧憬。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

張弼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