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寺前作

山色斜依寺,江流曲抱村。 時有山僧出,殘陽獨掩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林寺: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腳下,是中國彿教名刹之一。
  • 山色斜依寺:形容山巒的輪廓斜斜地依偎在寺廟旁邊。
  • 江流曲抱村:江水蜿蜒曲折,環繞著村莊。
  • 山僧:住在山中的僧人。
  • 殘陽:夕陽的餘暉。

繙譯

山巒的輪廓斜斜地依偎在東林寺旁, 江水蜿蜒曲折,環繞著靜謐的村莊。 偶爾有山中的僧人外出, 夕陽的餘暉下,獨自掩上了寺門。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一幅甯靜的山寺景象。詩中“山色斜依寺,江流曲抱村”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展現了山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後兩句“時有山僧出,殘陽獨掩門”則增添了一絲禪意,表達了山寺生活的甯靜與超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給人以甯靜致遠的美感。

樑有譽

明廣東順德人,字公實,號蘭汀。與歐大任等同學於黃佐,有詩名。嘉靖二十九年進士,除刑部主事。與李攀龍等結詩社,史稱後七子。因念母,稱病歸。杜門讀書,雖大吏至,亦不出見。卒年三十六。有《蘭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