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戶部尚書郎:古代官職名,負責國家的財政和戶籍管理。
- 建寧:地名,今福建省建寧縣。
- 彭萬里:人名,詩中提到的官員。
- 京:指首都,即北京。
- 聖慮:指皇帝的憂慮。
- 鹽筴:古代管理鹽務的官職。
- 英髦:傑出的人才。
- 鷺袍:官員的服飾。
- 淮揚:地名,指淮河流域和揚州地區。
- 鷁舫:古代一種快船。
- 吳越:古代國名,指今江蘇、浙江一帶。
- 滯券:指商業交易中的票據積壓。
- 宿弊:長期存在的問題。
- 敷奏:向皇帝報告。
- 爐煙:宮廷中的香爐煙霧,象徵朝政之地。
- 白玉階:宮廷中的臺階,象徵皇權。
- 荷寵褒:受到皇帝的寵愛和表揚。
翻譯
西北邊疆的儲備讓皇帝憂慮不已,東南地區的鹽務則交給了傑出的人才。 早晨穿着官服在淮揚地區經歷雨水,夜晚乘坐快船在吳越的波濤中穿梭。 萬里之外的通商沒有票據積壓,百年來的舊弊端也能洞察秋毫。 歸來後在宮廷的香爐煙霧中向皇帝報告,站在白玉階前受到皇帝的寵愛和表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彭萬里作爲戶部尚書郎,從建寧返回京城的情景。詩中通過對比西北邊疆的憂慮和東南鹽務的順利,展現了彭萬里的才能和功績。淮揚的雨水和吳越的波濤,形象地描繪了旅途的艱辛。最後,歸來後的報告和受到的褒獎,體現了彭萬里對國家的貢獻和皇帝的賞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彭萬里功績的讚頌和對國家未來的美好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