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日登海幢僧閣有懷漢楊孚

移洛蒼松影已虛,危欄風冷意蕭疏。 雪姑此日空翻羽,綠瓦新禪竟變居。 嶺外共忘徵匯始,卸莊誰念得名初。 還他消長河圖數,不似江潮易感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海幢僧閣:位於海幢寺內的樓閣。
  • 楊孚:東漢時期的文學家,此処指懷唸的對象。
  • 移洛:指洛陽的松樹被移植。
  • 蒼松:古老的松樹。
  • 危欄:高聳的欄杆。
  • 蕭疏:稀疏,冷清。
  • 雪姑:指雪花。
  • 繙羽:形容雪花飄落的樣子。
  • 綠瓦:綠色的瓦片,指寺廟的建築。
  • 新禪:新的禪宗脩行者。
  • 變居:改變居住的地方。
  • 征滙始:指開始征集或收集。
  • 卸莊:卸下莊重的態度或裝束。
  • 得名初:最初獲得名聲的時候。
  • 消長:消退和增長。
  • 河圖數:指河圖洛書的數理,古代的一種佔蔔方式。
  • 江潮:江中的潮水。

繙譯

洛陽移植來的蒼松的影子已經模糊,高聳的欄杆邊風冷意疏。 雪花此時空自飄落,綠色的瓦片下,新的禪脩者竟然改變了居住地。 嶺外的人們共同忘記了征集的開始,誰還會記得最初獲得名聲的時候。 還是那些消退和增長的河圖數理,不像江中的潮水那樣容易感動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大雪日登上海幢僧閣時的景象,通過對蒼松、雪花、禪脩者等元素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唸和對變化的感慨。詩中“移洛蒼松影已虛”一句,既描繪了景物的變遷,也隱喻了人事的更疊。後文通過對“征滙始”和“得名初”的廻憶,進一步抒發了對過去時光的追憶。結尾的“消長河圖數”與“江潮”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無常的深刻認識,以及對自然變化的敏感和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樑以壯

樑以壯(一六○七─?),字又深,號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壯祖在明朝歷有宦聲,夙有家學。以壯年十一負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後曾出嶺遊歷。著有全集二十六卷,《蘭扃前集》爲其另行編選。 ► 362篇诗文

樑以壯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