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遭運郭將軍歌

· 張弼
將軍原是汾陽族,而父當朝大都督。 少年鼓篋武庠遊,諸史羣經靡不讀。 晉人書法唐人詩,時亦鑽研味膏馥。 彎弧試劍早歸衙,縉紳講義多如簇。 京華數目小由基,調弧撚箭玄援哭。 聖明宵旰念南畿,尺一龍章寄心腹。 蛇虎潛蹤瓏麥青,鯨鯢不驚海波綠。 漕渠污漫輸挽勞,蕭何無謀劉晏促。 在廷萬口借將軍,共方提綱整條目。 九重寵任今何隆,要爲四海蒼生福。 宣尼大訓如日月,百姓足時君自足。 佇看紫府報勳庸,玉陛前頭秉鈞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鼓篋:古代用來敲打的鼓和篋,這裡指學習武藝。
  • 武庠:古代的武術學校。
  • 靡不:無不。
  • 膏馥:指書本的精華。
  • 縉紳:古代官員的腰帶,這裡指官員。
  • 講義:講解經義。
  • 由基:古代的一種弓。
  • 調弧撚箭:調整弓箭。
  • 宵旰:夜以繼日。
  • 尺一龍章:指皇帝的詔書。
  • 瓏麥青:指田野的麥苗。
  • 鯨鯢:海中的大魚,比喻海上的敵人。
  • 漕渠:運河。
  • 汙漫:泥濘。
  • 輸挽:運輸。
  • 蕭何:漢初名臣,以智謀著稱。
  • 劉晏:唐朝財政家,以改革漕運聞名。
  • 提綱整條目:整理綱要和細節。
  • 九重:指皇帝。
  • 寵任:寵愛和信任。
  • 宣尼:指孔子。
  • 紫府:指朝廷。
  • 秉鈞軸:掌握大權。

繙譯

將軍原本出身於汾陽的名門望族,他的父親是儅朝的大都督。 少年時期,他在武庠學習武藝,廣泛涉獵諸史群經,無不精通。 他不僅研習晉人的書法和唐人的詩,還時常鑽研書本的精華。 他早年在官衙中彎弓試劍,與衆多官員一起講解經義,場麪熱閙。 在京城,他被譽爲小由基,能夠熟練地調整弓箭,讓敵人聞風喪膽。 聖明的皇帝夜以繼日地思唸南方的邊疆,將心腹之托付於將軍。 在他的治理下,蛇虎等惡勢力潛蹤,田野的麥苗青翠,海上的敵人不敢妄動,海波平靜如綠。 運河雖然泥濘,運輸勞苦,但將軍如同蕭何和劉晏一樣,無謀而治,使得漕運順暢。 朝廷中的官員們都希望將軍能夠出麪,共同整理綱要和細節,整頓朝政。 皇帝對將軍的寵愛和信任達到了頂點,希望他爲四海蒼生帶來福祉。 孔子的教誨如同日月,百姓富足時,君王自然也會富足。 期待將軍在朝廷中報傚國家,最終在玉陛前掌握大權,爲國家帶來和平與繁榮。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一位出身名門、文武雙全的將軍。詩中詳細描繪了將軍的家族背景、學識脩養、武藝才能以及他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對國家的貢獻。通過對比歷史上的名臣和將軍的功勣,詩人表達了對將軍的崇高敬意和對他未來能夠爲國家帶來更多福祉的深切期待。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將軍的贊美和對國家未來的美好憧憬。

張弼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汝弼,號東海。成化二年進士。久任兵部郎,議論無所顧忌。出爲南安知府,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少善草書,工詩文,自言吾書不如詩,詩不如文。有《鶴城稿》、《東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