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宣府城邊戰鼓殷,居庸關下夜移軍。 營開不辨旌旗色,獵獵黃沙捲陣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塞下曲:古代樂府詩題,多描寫邊塞軍旅生活。
  • 宣府:明代九邊重鎮之一,位於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
  • 戰鼓殷:戰鼓聲沉重有力。殷(yīn),形容聲音沉重。
  • 居庸關:長城的重要關口,位於今北京市昌平區西北部。
  • 移軍:軍隊轉移或調動。
  • 旌旗:軍旗。旌(jīng)。
  • 獵獵:形容風聲或旗幟飄動聲。
  • 黃沙:指邊塞的沙塵。
  • 捲陣雲:形容戰雲密佈,戰爭即將爆發的景象。捲(juǎn),捲曲。

翻譯

宣府城邊的戰鼓聲沉重有力,居庸關下夜幕中軍隊正在轉移。 營地展開,看不清旗幟的顏色,只有獵獵的風聲和黃沙捲起戰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邊塞的緊張氣氛和軍旅生活的艱辛。通過「戰鼓殷」、「夜移軍」、「不辨旌旗色」等細節,生動地再現了邊關戰事的緊迫和軍隊的忙碌。黃沙、獵獵風聲與捲起的戰雲共同構成了一幅邊塞戰地的蒼涼畫面,表達了詩人對邊疆將士的敬意和對戰爭的深刻感受。

張應申

張應申,字維貞。東莞人。明神宗萬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舉人。有《二酉山房草》。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四二有傳。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