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河水車流佔孟津,征夫立馬淚沾巾。 總憐似雪河邊骨,盡是生前意氣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塞下曲:古代樂府詩題,多描寫邊塞戰爭的情景和士兵的生活。
  • 張應申:明代詩人。
  • 孟津:古地名,位於今河南省孟津縣,黃河渡口之一。
  • 征夫:指出徵的士兵。
  • 立馬:停馬站立。
  • 沾巾:淚水沾溼了手巾。
  • 似雪河邊骨:比喻戰死士兵的屍骨,像雪一樣白。
  • 意氣人:指有志氣、有抱負的人。

翻譯

黃河水如車流般奔騰在孟津,出征的士兵停馬站立,淚水沾溼了手巾。總是憐憫那些像雪一樣白的河邊屍骨,他們生前都是有志氣、有抱負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戰爭的殘酷和士兵的悲慘命運。通過「河水車流佔孟津」的壯闊景象,與「征夫立馬淚沾巾」的哀傷情感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戰爭的無情和士兵的無奈。後兩句「總憐似雪河邊骨,盡是生前意氣人」,則表達了詩人對戰死士兵的深切同情和對戰爭的深刻反思,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光輝。

張應申

張應申,字維貞。東莞人。明神宗萬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舉人。有《二酉山房草》。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四二有傳。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