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

· 張穆
一歲頻過處暑天,單衣林麓勝情偏。 田無負郭供公役,鄰有藏書借爲編。 山市每欺沽酒近,巖居深德種桃先。 宵來疏雨添無賴,盡夜繩牀恣意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一,表示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開始轉涼。
  • 林麓:山林。
  • 勝情:美好的心情。
  • 負郭:靠近城郭。
  • 公役:官府的差役。
  • 藏書:收藏的書籍。
  • :編纂,這裏指閱讀或整理。
  • 山市:山中的市集。
  • 沽酒:買酒。
  • 巖居:住在山洞或巖壁下。
  • 種桃:種植桃樹,這裏可能指隱居生活。
  • 宵來:夜晚來臨。
  • 疏雨:稀疏的小雨。
  • 無賴:無聊,無趣。
  • 盡夜:整夜。
  • 繩牀:簡陋的牀。
  • 恣意:隨意,任意。

翻譯

一年中頻繁度過的處暑天,穿着單衣在山林中,心情格外美好。田地雖遠離城郭,卻要供應官府的差役;鄰家有藏書,借來閱讀整理。山中的市集雖遠,買酒常感不便;但住在山洞中,深感種桃隱居的樂趣。夜晚來臨,稀疏的小雨增添了些許無聊,整夜躺在簡陋的牀上,隨意地入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張穆在處暑時節的生活感受。詩中,「單衣林麓勝情偏」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也透露出他對簡單生活的嚮往。通過對比「田無負郭供公役」與「鄰有藏書借爲編」,詩人展現了田園生活的艱辛與知識帶來的慰藉。最後兩句「宵來疏雨添無賴,盡夜繩牀恣意眠」,則以雨夜的寧靜和隨意的睡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寧靜安詳的心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張穆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敬之。張和弟。正統四年進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有《勿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