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磬

峭亦無追琢,含情與玉同。 泠然發幽響,如在空谷中。 寒引青溪雨,禪生白晝風。 不教門外聽,秋葉一階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磬: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用石頭製成,形狀像矩形,用來敲擊發聲。
  • :形容石磬的形狀或質地堅硬、陡峭。
  • 追琢:雕琢,加工。
  • 泠然:形容聲音清脆悅耳。
  • 幽響:深遠的聲響。
  • 禪生:禪意產生。
  • 白晝風:白天吹拂的風。
  • 不教:不讓,禁止。
  • 秋葉一階紅:秋天落葉鋪滿臺階,呈現出紅色。

翻譯

石磬未經雕琢,卻蘊含着與玉石相同的情感。 它清脆的聲音在幽深之處響起,彷彿在空曠的山谷中迴盪。 寒意中帶着青溪的雨聲,禪意在白天的風中自然而生。 不讓外界聽到這聲音,秋天的落葉已鋪滿臺階,呈現出一片紅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石磬的自然之美和其發出的幽遠聲音,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嚮往。詩中「峭亦無追琢,含情與玉同」展現了石磬未經人工雕琢的原始美,與玉石相媲美。後文「泠然發幽響,如在空谷中」則通過聲音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幽靜、深遠的意境。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讚美和對寧靜生活的渴望。

樑以壯

樑以壯(一六○七─?),字又深,號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壯祖在明朝歷有宦聲,夙有家學。以壯年十一負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後曾出嶺遊歷。著有全集二十六卷,《蘭扃前集》爲其另行編選。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