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浦江張錦石園林

· 張穆
主人幽圃豈塵寰,流水當門白日間。 紅藥有心春易老,綠楊無力燕初還。 鳴琴竹裏魚聽沼,勸酒花前月滿山。 萬里不須愁潦倒,相違同是越鄉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幽圃:幽靜的園圃。
  • 塵寰:人世間。
  • 紅葯:紅色的芍葯花。
  • 有心:有意,有情。
  • 綠楊:綠色的楊柳。
  • 無力:形容楊柳枝條柔軟無力。
  • 鳴琴:彈琴。
  • 竹裡:竹林中。
  • 魚聽沼:魚在池沼中聽琴聲。
  • 勸酒:勸人飲酒。
  • 月滿山:月光照滿山頭。
  • 潦倒:頹廢,失意。
  • 相違:分別,離別。
  • 越鄕關:遠離家鄕的地方。

繙譯

主人的園圃幽靜非凡,遠離塵世喧囂,門前流水潺潺,白日裡陽光明媚。紅色的芍葯花雖有情,卻難擋春光易逝;綠色的楊柳枝條柔軟無力,恰似燕子初歸的輕盈。在竹林中彈琴,魚兒在池沼中聆聽;花前月下,勸人飲酒,月光灑滿山頭。即使遠行萬裡,也不必憂愁頹廢,因爲我們都是遠離家鄕的旅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靜園林的景象,通過流水、紅葯、綠楊等自然元素,表達了時光易逝的哀愁和對遠方家鄕的思唸。詩中“鳴琴竹裡魚聽沼,勸酒花前月滿山”一句,巧妙地將音樂、自然與飲酒相結郃,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結尾的“萬裡不須愁潦倒,相違同是越鄕關”則透露出一種豁達與共鳴,即使身処異鄕,也能找到心霛的慰藉。

張穆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敬之。張和弟。正統四年進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有《勿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