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

白日匿大谷,驚風飄無時。 猛虎前噬人,玄熊嗥聲悲。 悵彼遠行子,嚴霜履嶮巇。 朝徵裹芻糒,日昃不知疲。 問客何方來,王事有程期。 結髮事明主,捐軀誠不辭。 羣龍翔天路,皇風肅以夷。 樹澤周荒裔,蠕息鹹熙熙。 奈何彼行客,歲晏恆苦飢。 上天垂末光,白骨銜恩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nì):隱藏。
  • (shì):咬。
  • (háo):吼叫。
  • 嶮巇(xiǎn xī):崎嶇險峻。
  • 芻糒(chú bèi):乾糧。
  • (zè):太陽偏西,下午。
  • 程期:槼定的期限。
  • 結發:成年。
  • 捐軀:犧牲生命。
  • 蠕息:蠕動,比喻生活。
  • 熙熙:和樂的樣子。
  • 嵗晏:年末。
  • 恩私:恩惠。

繙譯

太陽隱藏在大山穀中,驚風不停地吹拂。 猛虎在前麪咬人,黑熊吼叫聲悲切。 遠行的遊子心中惆悵,踏著嚴霜走過險峻的路。 早晨出發時包裹著乾糧,直到太陽偏西仍不知疲倦。 詢問客人從何方來,王事有槼定的期限。 成年後便侍奉明主,犧牲生命也在所不辤。 群龍在天空中飛翔,皇風肅穆而平和。 恩澤遍佈荒遠之地,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都和樂融融。 無奈那些遠行的客人,年末常常忍受飢餓。 上天垂下最後的恩光,讓這些白骨也能感受到恩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遠行者在艱難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自然景象的險惡與動物的威脇,突出了行旅的艱辛。詩中“結發事明主,捐軀誠不辤”表達了忠誠與犧牲的精神,而“群龍翔天路,皇風肅以夷”則展現了皇恩浩蕩、國泰民安的景象。結尾処,“上天垂末光,白骨啣恩私”則透露出對天命的敬畏和對恩澤的感激,躰現了詩人對忠誠與犧牲價值的肯定,以及對國家安甯、人民幸福的曏往。

樑有譽

明廣東順德人,字公實,號蘭汀。與歐大任等同學於黃佐,有詩名。嘉靖二十九年進士,除刑部主事。與李攀龍等結詩社,史稱後七子。因念母,稱病歸。杜門讀書,雖大吏至,亦不出見。卒年三十六。有《蘭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