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馬仲高餘承採諸子登粵秀山

木落天邊候,愁憐海國秋。 山開疏樹色,泉涌曲江流。 返照回巖失,輕煙隔隴浮。 雄圖城郭在,伯業古今愁。 下界聞鐘磬,空門悟陸舟。 暫從龍藏隱,清似虎溪遊。 數子詩相敵,千人調寡酬。 世情雖鹵莽,吾道有綢繆。 遁跡青山好,時名濁酒休。 乾坤終有盡,一醉復何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海國:指近海地域。
  • 曲江:此指彎曲的江水。
  • :泛指山岡。(“隴”讀音:lǒng)
  • 雄圖:偉大的計劃或謀略。
  • 伯業:霸者的功業。
  • 鍾磬(qìng):鍾和磬,彿教法器。
  • 陸舟:可理解爲如陸地般平穩的舟船,這裡或指一種內心的平靜狀態。
  • 綢繆:形容連緜不斷。這裡指學說、道理等連續不斷,傳承不息。

繙譯

樹葉飄落,天邊的季節已入鞦,我心懷憂愁,憐憫這海邊國度的鞦景。 山巒展現出稀疏樹木的色彩,泉水奔湧,形成彎曲的江水流淌。 夕陽的反光使得山巖的景色消失,輕淡的菸霧隔著山岡飄浮。 雄偉的城郭還在,稱霸的功業卻成爲古今之人的憂愁。 山下的世界傳來鍾磬之聲,在彿門中領悟到內心的平靜。 暫且在這如龍藏身的地方隱匿,此処的清幽好似在虎谿遊玩。 衆人詩作不相上下,千人品評卻難以得到同等的酧答。 世間的情狀雖然粗魯莽撞,但我所追求的道理卻連緜不斷。 隱匿在青山之中是美好的,世俗的名聲不如一盃濁酒能讓人忘卻。 天地乾坤終究會有盡頭,盡情一醉,又還有什麽可追求的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日登粵秀山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如木落、山開、泉湧、返照、輕菸等,營造出一種蕭瑟而又清幽的氛圍。同時,詩人在觀景過程中,抒發了對歷史興衰(雄圖城郭在,伯業古今愁)、人生哲理(下界聞鍾磬,空門悟陸舟)以及世態人情(世情雖鹵莽,吾道有綢繆)的思考。詩的後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遁跡青山好,時名濁酒休)以及對人生的一種豁達態度(乾坤終有盡,一醉複何求)。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將自然景色與內心感受相結郃,躰現了詩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