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沖虛觀尋朱明洞故址

步入瑤壇紫翠連,苔深林靜鎖雲煙。 山浮碧海知無路,洞掩朱明別有天。 怪石几層將徑礙,枯藤千丈斷崖懸。 何因得借升真去,定絕風塵世上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瑤壇(yáo tán):用美玉砌成的高臺,這裏指道觀的神壇。
  • 紫翠連:形容周圍的景色,紫色和翠綠色相互連接。
  • 浮碧海:山好像漂浮在碧綠的海上。
  • 朱明:傳說中的仙境名,這裏指朱明洞。
  • 別有天:另有一種境界。形容風景奇特,引人入勝。
  • 升真:道教謂人得道後上昇天界成仙。

翻譯

走進那用美玉砌成的神壇,周圍紫色和翠綠色相連,苔蘚深厚,樹林靜謐,雲煙繚繞如同被鎖住一般。山峯好似漂浮在碧綠的大海上,讓人感覺找不到路,朱明洞被遮掩着,裏面別有一番神奇的天地。幾層怪石阻礙着小路,千丈的枯藤懸掛在陡峭的懸崖上。怎樣才能藉助成仙之道離去呢,如此便能徹底斷絕這塵世中的緣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沖虛觀尋找朱明洞故址的所見所感。詩的首聯通過「瑤壇」「紫翠連」「苔深林靜鎖雲煙」等描寫,展現出一種神祕、幽靜的氛圍,爲下文的探索埋下伏筆。頷聯「山浮碧海知無路,洞掩朱明別有天」,形象地寫出了山峯的縹緲和朱明洞的神祕,給人以無限的遐想。頸聯「怪石几層將徑礙,枯藤千丈斷崖懸」,則具體地描繪了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增加了場景的真實感。尾聯表達了詩人對超脫塵世、追求仙境的嚮往。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將自然景色與詩人的情感融爲一體,富有感染力。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