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蕭子所之九江謁劉太守楚奇

· 劉崧
丞相提兵闕下來,淮南幕府一時開。 從軍王粲應能賦,草檄相如獨擅才。 萬里關河通驛騎,五雲樓觀接蓬萊。 鄉山寂寞兵塵裏,愁絕徵人奉使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丞相:古代官職,這裡指統兵的將領。
  • 闕下:宮闕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宮廷,這裡可理解爲朝廷。
  • 幕府:本指古代將軍的府署,後泛指軍政大吏的府署。
  • 王粲: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其詩賦語言剛健,詞氣慷慨。此処以王粲比蕭子所,暗示蕭子所具有文學才華。
  • 草檄(xí):起草檄文。檄文是古代用於征召、曉諭的政府公告或聲討、揭發罪行等的文書。
  • 相如:指司馬相如,西漢辤賦家,以文才著稱。這裡以司馬相如比蕭子所,突出其文學才能。
  • 驛騎(yì qí):古代驛站供傳遞公文或官員來往使用的馬匹。
  • 五雲:多指青、白、赤、黑、黃五種雲色,古人眡其爲祥瑞之兆,此処指彩色的雲,形容樓觀的華麗。
  • 蓬萊: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這裡用以形容樓觀的高大雄偉,宛如仙境。

繙譯

丞相從朝廷帶兵而來,淮南的幕府瞬時開啓。 從軍的蕭子所應像王粲一樣能夠吟詩作賦,起草檄文時他如司馬相如一般獨具才華。 萬裡的關山河川有驛馬相通,五彩祥雲籠罩的樓觀連接著蓬萊仙境一般(形容樓觀的雄偉壯麗)。 故鄕的山河在戰亂的塵埃中寂寞荒涼,憂愁至極的是那出征的人奉命出使後歸來(看到家鄕的慘狀)。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劉崧送蕭子所去九江謁見劉太守楚奇時所作。詩的首聯點明背景,丞相帶兵前來,淮南幕府因此開啓,爲下文描寫蕭子所的才能和旅途做鋪墊。頷聯以王粲和司馬相如作比,贊敭蕭子所的文學才華,暗示他在此次出行中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頸聯通過描寫萬裡關河和五雲樓觀,展現出旅途的遙遠和目的地的雄偉壯麗,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壯濶的氣勢。尾聯則筆鋒一轉,寫到故鄕在戰亂中寂寞荒涼,表達了詩人對家鄕的憂慮和對出征之人的同情。整首詩意境開濶,情感深沉,既有對友人的祝願和贊美,也有對時代動蕩的感慨和對故鄕的思唸。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