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崤(xiáo)函:中國古地名,指崤山與函谷關,形勢險要。
- 百二雄:形容地勢險要,二萬人足以抵擋百萬人。
- 阿房(ē páng):秦宮殿名。
- 硎(xíng)谷:秦代地名,秦始皇曾在此坑殺儒生。
- 繫頸:表示投降。
翻譯
咸陽的地勢倚仗着崤山和函谷關的險要,以二萬之師可擋百萬之衆,顯得雄偉壯闊,阿房宮的樓閣矗立在咸陽城當中。
在硎谷,秦始皇坑殺儒生,那裏的灰燼還帶着黑色;在咸陽,子嬰投降劉邦,秦朝的滅亡之火已經燒紅。
(項羽)在大澤鄉斬殺白蛇,血腥之氣瀰漫,然而劉邦卻成爲了真龍天子,他的祥瑞之氣在新豐得以展現。
那秦朝的功績和漢朝的霸業如今又在何處呢?只看見落日西沉,渭水依舊向東流去。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咸陽的歷史回顧,表達了對歷史興衰的感慨。詩中描繪了咸陽曾經的雄偉和重要,如「勢踞崤函百二雄,阿房樓閣鎮當中」,展現了其地勢險要和建築宏偉。然而,秦朝的暴政導致了它的滅亡,「坑儒硎谷灰才黑,繫頸咸陽火已紅」生動地描述了秦朝的殘酷和滅亡的情景。隨後,詩中提到了劉邦的興起,「蛇斷血腥空大澤,龍成寶氣紀新豐」,暗示了歷史的變遷和朝代的更替。最後,「秦功漢業今何處,落日沉西渭水東」則表達了對歷史興衰無常的深刻思考,一切的輝煌都已成爲過去,只剩下自然的永恆,如落日西沉,渭水東流,給人以一種滄桑和悲涼之感。整首詩意境蒼涼,語言簡練,寓意深刻,是一首優秀的懷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