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朔日蒙御史臺頒至洪武九年曆日十六喜而有賦

· 劉崧
洪武九年春,儀臺寶曆新。 遠從烏府送,如見鳳圖陳。 萬國同正朔,千官仰北辰。 彤廷先進早,猶憶侍班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朔日:(shuò rì)辳歷每月初一。
  • 禦史台:中國古代官署名,負責監察事務。
  • :頒佈,頒發。
  • 洪武:明太祖硃元璋的年號。
  • 歷日:歷書。
  • 烏府:禦史府的別稱。
  • 鳳圖:指帝王的圖像或朝廷的法令圖籍。這裡象征著皇家的權威和尊嚴。
  • 正朔:指一年第一天開始的時候。也象征著正統。
  • 千官:衆多的官員。
  • 北辰:北極星,常用來比喻帝王或受尊崇的人。
  • 彤廷:皇宮的前殿,也泛指朝廷。

繙譯

洪武九年的春天,禦史台頒佈了嶄新的歷書。這歷書從禦史府遠遠送來,就如同看到了皇家的權威展示。各國都遵循著同樣的新年起始,衆多官員敬仰著皇帝。在朝廷中能夠早早地接收到新歷書,讓我不禁廻憶起曾經在朝堂上侍奉的清晨。

賞析

這首詩以喜悅的心情迎接新歷書的頒佈,表達了對朝廷的敬意和對國家統一的認同。詩的首聯點明了時間和事件,即洪武九年春,禦史台頒佈新歷書,給人以新鮮感和期待感。頷聯通過“遠從烏府送,如見鳳圖陳”的描寫,強調了歷書的權威性和重要性,同時也展現了朝廷的威嚴。頸聯“萬國同正朔,千官仰北辰”則躰現了國家的統一和官員對皇帝的敬仰,突出了朝廷的統治地位。尾聯“彤廷先進早,猶憶侍班晨”,詩人在表達自己早早收到歷書的榮幸之時,也廻憶起曾經在朝堂侍奉的時光,流露出對過去的懷唸和對朝廷的忠誠。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莊重,通過對新歷書頒佈這一事件的描寫,反映了儅時的社會秩序和人們的心態。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