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四首寄呈李子翀鄧子益

· 劉崧
異縣南歸憶舊年,瀟瀟風雨楚江船。 相看一別成愁絕,可待相逢已惘然。 巴蜀偶依嚴武去,成都未報長卿還。 川途日有經行便,何事音書不漫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異縣:指外地,他鄉。讀音:(yì xiàn)
  • 舊年:過去的年份,這裏指過去的時光。
  • 瀟瀟:形容風雨急驟。讀音:(xiāo xiāo)
  • 愁絕:極度憂愁。
  • 可待:豈待,何待。
  • 惘然:失意的樣子,心情迷茫。
  • 巴蜀:指四川地區。
  • 偶依:偶然依附。
  • 嚴武:唐朝人,此處借指當時在巴蜀的某個官員。
  • 長卿:司馬相如的字,這裏借指詩人自己。讀音:(zhǎng qīng)

翻譯

在他鄉南歸的時候回憶起過去的歲月,風雨急驟中在楚江上乘船前行。相互看了一眼分別後便陷入極度的憂愁之中,等到可以再次相逢時卻已經感到迷茫。我在巴蜀之地偶然依附他人離去,在成都還沒有傳來我回去的消息。如果在川途中每天都有經過的便利,爲什麼書信卻不隨意傳遞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回憶以及對重逢的期待和迷茫,同時也流露出對音信不通的無奈。首聯通過描繪在風雨中的楚江行船,勾起對舊年的回憶,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頷聯則進一步強調了分別後的憂愁和重逢時的複雜心情。頸聯以巴蜀之地的離去和未歸的消息,表現出詩人的漂泊之感。尾聯則對音書不傳的情況發出疑問,加深了詩人的無奈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沉,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情感。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