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燕集鄭廣文呈趙伯友

· 劉崧
直誼清名夙所聞,亂山深處一逢君。 寒莎蟋蟀謾相語,碧梧鳳凰終不羣。 南浦他年書共寄,西城此夜席頻分。 相逢更有關情甚,又擬河橋別廣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ì):交情。
  • 清名:指名譽。
  • (sù):早。
  • 亂山:指羣山。
  • (suō):多年生草本植物。
  • 蟋蟀(xī shuài):昆蟲名,這裏指蟋蟀的鳴聲。
  • (màn):徒然,空自。
  • 碧梧:綠色的梧桐樹。
  • 鳳凰:傳說中的鳥中之王,這裏喻指傑出的人物。
  • :合羣。
  • 南浦:南面的水邊,後常用稱送別之地。
  • 席頻分:指頻頻分設酒席。

翻譯

我早就聽聞您正直的情誼和美好的名聲,在這羣山深處與您相逢。 寒秋的莎草中蟋蟀徒然相互鳴叫,碧綠的梧桐上鳳凰終究不會與凡鳥合羣。 日後我們會在南浦互相寄信,今夜在西城頻頻分設酒席。 此次相逢更有許多深情之事,又打算在河橋送別廣文您了。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在秋日與鄭廣文(趙伯友)相聚時所作。詩的首聯表達了詩人對趙伯友的早有耳聞和此次相逢的欣喜。頷聯通過「寒莎蟋蟀」的相語和「碧梧鳳凰」的不羣,對比出趙伯友的高潔品性和非凡才華。頸聯則設想了日後的通信和今夜的酒席,體現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相聚時光的留戀。尾聯的「相逢更有關情甚」再次強調了友情的深厚,而「又擬河橋別廣文」則暗示了相聚的短暫和離別的不捨。整首詩意境清幽,情感真摯,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敬仰和對友情的珍重。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