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渡富良江二首

江北江南從此辭,江波瀲灩似來時。 春風送客無南北,帶得鶯聲過水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瀲灧(liàn yàn):形容水波蕩漾的樣子。

繙譯

我從此就要辤別江北和江南了,江中的水波蕩漾,還和來的時候一樣。春風送別客人不分南北,帶著黃鶯的啼叫聲越過了江岸邊。

賞析

這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清新自然。詩的前兩句通過描繪江波瀲灧的景象,暗示了詩人即將離別的心情,同時也與來時的情景形成呼應,給人一種時光流轉的感慨。後兩句則以春風和鶯聲爲背景,烘托出一種充滿生機和離情的氛圍。春風無南北之分,暗示了離別的普遍性,而鶯聲過水涯則增添了一份霛動和悠遠。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江南江北的告別之情,以及對離別的獨特感受,既有對過往的廻憶,又有對未來的期許,給人以餘味悠長的感受。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