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亂後:戰亂之後。
- 尊前:在酒樽之前,指喝酒的地方。
- 流江:河流的名稱。
- 水亭:臨水的亭子。
繙譯
戰亂過後,我這個鄕野之人沒有可以廻去的地方,衹有在喝酒的地方才倣彿有故鄕的感覺。昨晚在流江邊的水亭上,五更時分從酒醉中醒來,衹見月光如同寒霜般清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身処戰亂後的人內心的孤獨與徬徨。詩人以“野人亂後無歸処”開篇,直接點明了時代的背景和自己的睏境,表現出了對故鄕的思唸和對現實的無奈。“惟有尊前似故鄕”則進一步強調了酒在他心中的慰藉作用,飲酒之時能讓他暫時忘卻現實的愁苦,找到一絲故鄕的溫煖。後兩句通過描繪酒醒後的情景,“昨夜流江水亭上,五更酒醒月如霜”,以清冷的月光烘托出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淒涼。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反映了戰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不安。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八月十五日夜宴南溪蕭氏追憶舊遊有懷自成唐兄時以事留滁陽未回 》 —— [ 明 ] 劉崧
- 《 題日觀墨蒲萄爲東山泰上人賦 》 —— [ 明 ] 劉崧
- 《 過南圳訪友同王子與羅子理分韻得滿字 》 —— [ 明 ] 劉崧
- 《 賦金精橘和蕭漢高因呈李提舉 》 —— [ 明 ] 劉崧
- 《 題湯子敏松石山房歌 》 —— [ 明 ] 劉崧
- 《 春夜論詩和王子讓三首 》 —— [ 明 ] 劉崧
- 《 往時楊清溪爲鄉先達菊存陳公作種菊圖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餘年其五世孫繼先乃得之於其仲父有實家蓋其家故物也出 》 —— [ 明 ] 劉崧
- 《 湖上聯句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