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長徑藍陂

· 劉崧
行人三五度回溪,亂後人家井竈迷。 蒼耳黃蒿無路入,斷垣細雨鵓鳩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bēi):池塘湖泊。
  • 蒼耳:一種草本植物。
  • (hāo):二年生草本植物。
  • 鵓鳩(bó jiū):鳥名,天將雨時其鳴甚急。

繙譯

行人多次渡過廻曲的小谿,戰亂過後人家的水井爐灶都已迷失不見。蒼耳和黃蒿襍亂生長,沒有道路可以進入,殘斷的牆壁在細雨中,衹聽見鵓鳩的啼叫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戰後的景象,充滿了荒涼和孤寂之感。詩的前兩句通過“行人三五度廻谿”表現出路途的曲折,以及“亂後人家井灶迷”展現出戰後的破敗和人們生活的迷茫。後兩句進一步描寫了環境的荒蕪,“蒼耳黃蒿無路入”寫出了襍草叢生,道路難行,“斷垣細雨鵓鳩啼”則以斷壁殘垣和細雨中鵓鳩的啼叫,烘托出淒涼的氛圍。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生動地刻畫了戰後的慘狀,表達了詩人對社會動蕩和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