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雜韻

· 劉崧
峒商販米籠千頭,結竹浮江下廣州。 擊鼓燒香南海廟,買羊沽酒市街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峒(dòng):舊時對我國西南地區部分少數民族聚居地的泛稱。
  • 販(fàn):買貨出賣。
  • 籠(lóng):用竹篾、木條編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
  • 沽(gū):買。

翻譯

少數民族商人用很多個竹籠裝着米,編結竹子做成竹筏,順着江水漂流前往廣州。他們在南海廟擊鼓燒香祈求平安,在市街的酒樓上買羊買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廣州的商業景象和民俗風情。詩的前兩句描寫了峒商載米順江而下前往廣州的情景,展示了當時的水上貿易活動。後兩句則刻畫了他們在南海廟祈福以及在市街樓飲酒購物的畫面,反映了當地的宗教信仰和消費文化。整首詩語言簡潔,生動地展現了廣州的繁榮和多元的生活場景。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