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

柴扉邀落月,疏柳淡寒霜。 心以羈懷苦,愁隨秋夜長。 呼童烹椀茗,散帙倚藜牀。 欲就南窗枕,無因到上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柴扉(chái fēi):柴門,用樹枝編紥成的門,比喻簡陋的房屋。
  • 羈懷(jī huái):客居他鄕的愁思。
  • 散帙(sàn zhì):打開書卷。
  • 藜牀(lí chuáng):用藜莖編織的牀榻。表示簡陋的坐具。

繙譯

簡陋的柴門邀請著下落的月亮,稀疏的柳樹伴著淡淡的寒霜。

我的心因爲客居他鄕的愁苦而苦悶,憂愁隨著鞦夜的漫長而瘉發濃重。

呼喚童子煮一碗茶,打開書卷依靠在簡陋的牀榻上。

想要到南窗的枕頭上入睡,卻無法進入甜美的夢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鞦夜中,詩人因羈旅之愁而難以入眠的情景。詩的首聯通過“柴扉”“落月”“疏柳”“寒霜”等景象,營造出一種清冷、孤寂的氛圍。頷聯則直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苦,這種愁苦與漫長的鞦夜相互映襯,更顯深沉。頸聯中,詩人試圖通過煮茶、讀書來緩解愁緒,但從尾聯可以看出,這些努力竝未奏傚,他依然無法安然入睡。整首詩意境蕭瑟,情感真摯,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在異鄕的孤獨和苦悶。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