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圖南樓社集因睹張文獻公遺像分得連字

極浦晴山色,高樓澹夕煙。 不緣人日好,那更和新篇。 想像三朝裏,詞華百粵先。 當歌寧感慨,把酒但流連。 欲將金鑑去,聊共祝堯年。
拼音

所属合集

#人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極浦(jí pǔ):遙遠的水濱。
  • (dàn):恬靜、安然的樣子。
  • 人日:舊俗以農曆正月初七爲人日。
  • 三朝:指三個朝代,這裏指張九齡歷經唐中宗、睿宗、玄宗三朝。
  • 百粵(yuè):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閩、粵等地,統稱百粵,也作百越。這裏指張九齡的故鄉嶺南地區。
  • 金鑑:這裏指張九齡所著的《千秋金鑑錄》。
  • 堯年:比喻太平盛世。

翻譯

遙遠水濱邊的晴朗山色,高樓上恬靜的傍晚炊煙。 若不是因爲人日的美好,又怎會再寫新詩篇。 遙想張九齡在三朝爲官時,他的文辭才華在嶺南地區領先。 應當放歌時不要感慨,舉起酒杯只管盡情流連。 想要帶着《千秋金鑑錄》離去,姑且共同祝願這太平盛世之年。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開篇,描繪了極浦晴山和高樓夕煙的美景,爲後文的抒情營造了氛圍。詩人在人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因目睹張九齡的遺像而引發感慨。詩中對張九齡的才華和功績進行了讚揚,表達了對他的敬仰之情。同時,詩人也借飲酒放歌、流連美景,表達了對太平盛世的祝願。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將對歷史人物的懷念與對現實的美好期望相結合,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藝術價值。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