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梁伯遐:人名,作者的友人。
- 三城:古代城名,詩詞中泛指多座城池。
- 牛馬走:意思是像牛馬一樣被驅使的人,常用作自謙之詞。
- 鹿麋蹤:指隱士的行蹤,也可理解爲自在逍遙的生活狀態。
- 離索:指離羣索居的寂寞、孤獨狀態。(「麋」讀音:mí)
翻譯
十多年來在多個城池分別,江裏的魚都不容易碰到(意思是相聚艱難)。 我自憐如同被驅使的牛馬,徒然愧對那像鹿麋般自在的生活蹤跡。 水流環繞着黃木灣,白雲深深處是白雁峯。 你的詩中敘述着離羣索居的寂寞,什麼時候允許我與你相聚相隨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以及對過去分別時光的感慨。詩的開頭「十載三城別,江魚未易逢」,通過描述時間的長久和分別的頻繁,強調了相聚的不易,也流露出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重逢的渴望。「自憐牛馬走,空愧鹿麋蹤」,詩人用「牛馬走」自謙,表達了自己爲生活奔波的無奈,同時又對友人可能過着的自在生活表示羨慕和愧疚。接下來「水繞黃木灣,雲深白雁峯」描繪了山中的美景,也爲後面表達思念和期待相聚做了鋪墊。最後「詩來敘離索,何日許相從」,直接點明瞭友人來信敘述孤獨,而詩人則急切地詢問何時能夠相聚,將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比和寫景來烘托情感,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