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百福衣

衆法合成嬰兒衣。一法不解嬰兒機。出聲喤喤孩且啼。 爲兒說法知良知。長則學爲裘與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喤喤(huáng huáng):形容小兒哭聲洪亮。
  • :本義爲皮衣,此處引申爲官服,古代制皮衣服毛朝外,因以裘爲正服,也泛指衣服。
  • 箕(jī):簸箕,揚米去糠的器具。這裏有繼承父業操持家務之意。

翻譯

多種方法合在一起製成嬰兒的衣服。有一種方法若不理解,便無法瞭解嬰兒的奧祕。嬰兒出聲洪亮地哭着。爲孩子講解要知曉良知。等孩子長大,就要學習爲官或操持家務。

賞析

這首詩以製作嬰兒衣爲喻,探討了養育孩子和教導他們道德良知的主題。詩的前兩句通過「衆法合成嬰兒衣」和「一法不解嬰兒機」,強調了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以及瞭解其中關鍵的重要性。接下來「出聲喤喤孩且啼」描繪了嬰兒的哭聲,增添了生活的真實感。「爲兒說法知良知」則表達了要教導孩子知曉良知的期望。最後兩句「長則學爲裘與箕」,指出了孩子長大後的不同道路,一是爲官,一是操持家務,體現了對孩子未來的規劃和期望。整首詩語言簡潔,寓意深刻,用簡單的語言傳達了對孩子成長和教育的思考。

劉宗周

劉宗周

明浙江山陰人,字起東,號念臺,晚改號克念子。萬曆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天啓元年爲儀制主事,歷右通政,以劾魏忠賢,削籍歸。崇禎元年召爲順天府尹,數上疏忤思宗意,遂謝病歸。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復以論救姜埰、熊開元革職歸。福王監國時,起故官,劾馬士英、高傑、劉澤清,爭阮大鋮不可用,不聽,遂告歸。南都亡,絕食二十三日卒,門人私諡正義。治理學以慎獨爲宗,力倡誠敬之說。曾築證人書院,講學於蕺山,人稱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鈔》、《聖學宗要》、《劉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