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榖道中辭春

病客傷春歸便休,滄浪一曲棹扁舟。 抽簪及早寧非訃,不趁東風嘆白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陽榖(gǔ):地名。
  • 滄浪:古水名。這裏指歸隱之地或避世的場所。
  • 抽簪:古時作官的人須束髮整冠,用簪連冠於發,故稱引退爲「抽簪」。

翻譯

我這個病弱的旅人因傷春而決定回去就此罷休,在滄浪之水上划着一葉扁舟。早早地辭官歸隱難道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嗎?我不願趁着東風吹來的時候空嘆自己已生白髮。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傷春之情以及對歸隱生活的嚮往。詩的首句,「病客傷春歸便休」,既點明瞭詩人身體的不適,又表達了因春景而引發的某種傷感,從而決定歸去。「滄浪一曲棹扁舟」,描繪了詩人在滄浪之水上悠然划船的情景,體現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抽簪及早寧非訃」,表達了詩人想要儘早辭官歸隱的心願,認爲這是一種正確的決定。最後一句「不趁東風嘆白頭」,則進一步強調了詩人不願虛度時光,空嘆年華老去的心境。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透露出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

劉宗周

劉宗周

明浙江山陰人,字起東,號念臺,晚改號克念子。萬曆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天啓元年爲儀制主事,歷右通政,以劾魏忠賢,削籍歸。崇禎元年召爲順天府尹,數上疏忤思宗意,遂謝病歸。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復以論救姜埰、熊開元革職歸。福王監國時,起故官,劾馬士英、高傑、劉澤清,爭阮大鋮不可用,不聽,遂告歸。南都亡,絕食二十三日卒,門人私諡正義。治理學以慎獨爲宗,力倡誠敬之說。曾築證人書院,講學於蕺山,人稱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鈔》、《聖學宗要》、《劉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