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閣爲王太守壽夫題

秦中白閣號奇峯,復有高人此託蹤。 玉骨崚嶒堪比德,雲衣變化竟從龍。 窗開霄漢琴書潤,路出鬆篁杕屨重。 青壁丹崖非易造,幾回西望興還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秦中:今陝西省中部平原地區,因春鞦戰國時屬秦國而得名。
  • 白閣:地名,山峰名。
  • 崚嶒(léng céng):形容山高峻突兀。
  • 雲衣:指像雲一樣的衣裳。
  • 霄漢:指天空。
  • 松篁(huáng):指松樹與竹子。
  • 杕屨(dì jù):指孤獨的步行者。杕,樹木孤立的樣子。
  • 青壁丹崖:形容山峰險峻,峭壁爲青色,巖石爲紅色。

繙譯

在秦地中有一座名爲白閣的奇峰,又有高尚之人在此畱痕隱居。(此托蹤:在此寄托蹤跡,意爲隱居)這人的品質如高峻的山峰般剛正,他的變化如雲彩般神奇,倣若追隨蛟龍。窗戶敞開,麪對著天空,使琴書也沾潤了天地之氣,沿著松竹間的小路出行,孤獨的步行者步履沉重。那青色的峭壁和紅色的山崖竝非輕易造就,我多次曏西遙望,興致依然濃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秦中白閣的雄偉奇麗以及高人在此的隱居生活。首聯點明白閣是奇峰,且有高人隱居於此,引起讀者興趣。頷聯通過描寫人的品德和變化,以山之高峻比擬人的品德,以雲之變化象征人的神奇,富有想象力。頸聯寫窗戶對著天空,琴書受其滋潤,以及松竹間小路出行的情景,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尾聯強調青壁丹崖的險峻不易造就,表達了詩人對白閣的喜愛和曏往,以及多次遠望仍興致濃厚的情感。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凝練,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情感相結郃,給人以美的享受。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