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馬

龍種何人爲寫神,空羣意氣絕風塵。 略施羈靮愁難馭,欲辨驪黃恐失真。 十二天閒纔有幾,三千騋牝總無倫。 躡雲追電尋常事,看取鳴鸞曲水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龍種:指駿馬。(“種”讀作“zhǒng”)
  • 寫神:描繪精神、神態。
  • 空群:超凡出衆,爲人們所難以企及。
  • 意氣:意志和氣概。
  • 絕風塵:超絕塵俗。
  • 羈靮(jī dí):馬絡頭和韁繩。
  • 驪黃:黑色的馬叫驪,黃色的馬叫黃,這裡泛指馬的顔色。
  • 十二天閑:指皇家馬廄。(“閑”讀作“jiān”)
  • 騋牝(lái pìn):泛指馬。(“騋”讀作“lái”,“牝”讀作“pìn”)
  • 無倫:無與倫比。
  • 躡雲追電:形容馬奔跑的速度極快,像追趕雲彩和閃電一樣。
  • 鳴鸞曲水濱:指在優美的環境中,馬像鸞鳥一樣優雅,在曲水之濱活動。(“鸞”讀作“luán”)

繙譯

那駿馬究竟是誰在爲它描繪神韻呢?它超凡的氣概超絕塵俗。 衹是稍加束縛它就發愁難以駕馭,想要辨別馬的顔色又怕失去其真實神韻。 皇家馬廄中那樣的良馬能有幾個呢?衆多的馬匹都無法與之相比。 像追趕雲彩和閃電那樣快速奔跑對它來說是尋常之事,且看它在曲水之濱如鸞鳥般優雅。

賞析

這首詩以畫馬爲主題,通過對馬的形象和氣質的描繪,展現了馬的神駿和非凡。詩的首聯“龍種何人爲寫神,空群意氣絕風塵”,以問句開篇,引發讀者對畫馬者的好奇,同時突出了馬的超凡氣概。頷聯“略施羈靮愁難馭,欲辨驪黃恐失真”,寫出了馬的桀驁不馴和難以捉摸,也暗示了要真正理解和把握馬的神韻竝非易事。頸聯“十二天閑才有幾,三千騋牝縂無倫”,通過對比,強調了駿馬的稀有和珍貴,以及其無與倫比的品質。尾聯“躡雲追電尋常事,看取鳴鸞曲水濱”,則進一步描繪了馬的速度之快和姿態之優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開濶,通過對馬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優秀品質和非凡才能的曏往和追求。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