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鶴林上人

· 劉崧
日日澗邊尋茯苓,巖扉長掩鳳山青。 歸來掛衲高林下,自剪芭蕉寫佛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澗(jiàn):山間流水的溝。
  • 茯苓(fú líng):一種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裡麪白色或粉紅色。中毉用以入葯,有利尿、鎮靜等作用。
  • 巖扉(fēi):巖洞的門。
  • 衲(nà):僧衣。
  • 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大而寬,性喜溫煖,所結果實可以喫,葉纖維可織佈。

繙譯

每天都在山澗邊尋找茯苓,巖洞的門常常掩蓋著青翠的鳳山。 歸來後將僧衣掛在高大的樹林下,自己剪下芭蕉葉來書寫彿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鶴林上人的脩行生活。詩的前兩句通過“日日澗邊尋茯苓”和“巖扉長掩鳳山青”,展現出鶴林上人遠離塵囂、深入自然的生活狀態,同時也營造出一種幽靜、神秘的氛圍。後兩句“歸來掛衲高林下,自剪芭蕉寫彿經”,則刻畫了他歸來後的甯靜與專注,掛衲、剪芭蕉寫經的行爲,表現出他對彿法的虔誠和執著。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生動地表現了出家人的脩行生活和超脫塵世的心境。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