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避世:指逃避塵世,避開喧囂的世俗社會。
- 誇(kuā):誇讚,誇獎。
- 管幼安:管寧,字幼安,三國時期著名隱士。
- 榻(tà):狹長而較矮的牀。
- 甑(zèng):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
- 掌憶明珠:有珍惜珍愛之意。
- 悔夢蘭:表示對某種事情的後悔或遺憾。
- 彭殤:彭,指彭祖,古代傳說中的長壽者;殤,指未成年而死的人。彭殤在這裏表示長壽和短命。
- 糲(lì):糙米。
翻譯
曾誇讚管幼安避世隱居,我也像他一樣雙足穿木榻,膝蓋盤坐如同磨盤。 家中只剩下苦澀的蕺菜,可以用來擦拭甑具上的灰塵,回想曾經珍惜的明珠,心中懊悔猶如夢蘭一般。 已經明白長壽和短命的人生都如同虛幻,轉而憐惜兒女們只能一起吃着粗糙的飯食。 我多情地最愛那西窗的明月,多次在月光下徘徊,身影在寒冷中沐浴着月光。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的生活情景和內心感受,表達了一種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詩的開頭以管幼安自比,表現出作者對避世生活的嚮往和對自身處境的一種無奈。接着,通過描寫家中的苦蕺和對過去的回憶,流露出生活的艱辛和對往事的懊悔。然後,作者認識到人生的虛幻,對兒女們的生活狀況感到憐惜。最後,以西窗月爲寄託,表現出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而富有表現力,反映了作者在困境中對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