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贈別丁長孺

春潮夜夜泊臨安,客思連朝酒禁寬。 宿草空埋金簡恨,孤梅猶帶玉人看。 相逢萍水占星聚,共歷冰霜指歲寒。 南望一峯天目秀,欲將雙劍倚巑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臨安:今浙江杭州。
  • 宿草:隔年的草。 (「宿」讀音:sù)
  • 金簡:指珍貴的簡冊。
  • 玉人:容貌美麗的人。
  • 萍水:像浮萍隨水漂泊,比喻偶然相遇。
  •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高銳峭。

翻譯

春潮每夜都拍打着臨安城,我的客居之思不斷,連喝酒的限制都放寬了。隔年的枯草徒然埋下了對珍貴事物的遺憾,孤獨的梅花仍帶着美人的風姿被人觀賞。偶然相遇如浮萍隨水相聚,共同經歷冰霜,可指着這經歷說歲月的嚴寒我們都一起走過。向南遠望,天目山一座山峯秀麗,想要將兩把劍倚靠在那高峻的山峯上。

賞析

這首詩以春潮起興,表達了詩人在臨安的客居之思和對離別的感慨。詩中通過「宿草空埋金簡恨」表達了對過去美好事物消逝的遺憾,而「孤梅猶帶玉人看」則以孤梅的形象映襯出某種美好的存在。「相逢萍水占星聚,共歷冰霜指歲寒」描繪了詩人與友人的相遇是一種偶然,但共同經歷的艱難如同冰霜,卻也加深了彼此的情誼。最後「南望一峯天目秀,欲將雙劍倚巑岏」以天目山的秀麗山峯爲背景,表達了詩人的某種志向或期望,雙劍倚巑岏的形象富有想象力和力量感。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將詩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劉宗周

劉宗周

明浙江山陰人,字起東,號念臺,晚改號克念子。萬曆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天啓元年爲儀制主事,歷右通政,以劾魏忠賢,削籍歸。崇禎元年召爲順天府尹,數上疏忤思宗意,遂謝病歸。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復以論救姜埰、熊開元革職歸。福王監國時,起故官,劾馬士英、高傑、劉澤清,爭阮大鋮不可用,不聽,遂告歸。南都亡,絕食二十三日卒,門人私諡正義。治理學以慎獨爲宗,力倡誠敬之說。曾築證人書院,講學於蕺山,人稱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鈔》、《聖學宗要》、《劉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