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紫眉應試

長楊猶未獻,作賦擬西京。 孰謂風塵日,能忘去住情。 臨岐泣楊子,中酒病劉伶。 蚤識先資器,弓旌慰聖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長楊:秦漢宮名,此處借指朝廷。(「楊」讀音:yáng)
  • 臨岐:指在岔路口分別。(「岐」讀音:qí)
  • 中酒:飲酒過量而不適。
  • 蚤識:早有認識。(「蚤」通「早」)
  • 弓旌:指招聘賢士的旌旗。

翻譯

朝廷還未獻上(人才),(你)寫作的賦堪比西京時期的佳作。 誰能說在這塵世紛擾的日子裏,能夠忘卻離去和留下的情感呢。 在岔路口分別時像楊子一樣哭泣,因飲酒過量而像劉伶一樣不適。 早早地就認識到你是先具備才能的人才,(相信)招聘賢士的旌旗會慰藉聖明的君主。

賞析

這首詩是劉宗周爲紫眉參加應試而寫的送別詩。詩的首聯讚揚紫眉的才華,認爲他的賦作水平很高,有希望爲朝廷所用。頷聯則表達了在這動盪的時代,人們難以割捨的離別之情。頸聯通過「臨岐泣楊子」和「中酒病劉伶」兩個典故,進一步渲染了分別時的悲傷和不捨,同時也可能暗示了應試之路的艱辛。尾聯表達了對紫眉才能的肯定和對他未來的美好期望,相信他能夠成功,爲聖明的君主所賞識。整首詩情感真摯,既表達了送別之情,又對紫眉的前途充滿了信心,用典恰當,語言簡練而富有內涵。

劉宗周

劉宗周

明浙江山陰人,字起東,號念臺,晚改號克念子。萬曆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天啓元年爲儀制主事,歷右通政,以劾魏忠賢,削籍歸。崇禎元年召爲順天府尹,數上疏忤思宗意,遂謝病歸。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復以論救姜埰、熊開元革職歸。福王監國時,起故官,劾馬士英、高傑、劉澤清,爭阮大鋮不可用,不聽,遂告歸。南都亡,絕食二十三日卒,門人私諡正義。治理學以慎獨爲宗,力倡誠敬之說。曾築證人書院,講學於蕺山,人稱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鈔》、《聖學宗要》、《劉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