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我萬

重得溪橋句,悠然見白雲。 風流憶爾輩,感慨寄斯文。 境與身名盡,情從山水分。 禪關如可叩,莫遣悟聲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溪橋:有溪流的橋樑。
  • 風流:指風采特異,才華出衆。
  • 斯文:這裏指此文(詩篇),也可泛指文化。
  • :環境、境地。
  • 身名:身份和名聲。
  • 禪關:佛教寺院的大門,也可指修行的難關。(「禪」讀音:chán)
  • 聲聞:指聽聞佛法而悟道的人,也可泛指通過聽聞而獲得的知識或感悟。

翻譯

再次得到如在溪橋邊的詩句,悠然間望見白雲飄蕩。回憶起你們這班才華出衆之人,心中感慨便寄託在這篇詩文之中。環境與自身的名聲都已忘卻,情感從山水之間自然流露。如果可以叩開那修行的法門,不要讓那領悟只停留在聽聞層面。

賞析

這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首聯通過「重得溪橋句」「悠然見白雲」,描繪了一種閒適、悠然的情境,爲全詩奠定了基調。頷聯「風流憶爾輩,感慨寄斯文」,表達了對友人的懷念以及將自己的感慨融入詩中的情感。頸聯「境與身名盡,情從山水分」,體現了詩人對名利的超脫以及對山水自然的熱愛,表現出一種淡泊寧靜的心境。尾聯「禪關如可叩,莫遣悟聲聞」,則表達了詩人對修行、對領悟真諦的追求,希望能夠真正地理解和領悟,而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聽聞上。整首詩情景交融,意蘊豐富,反映了詩人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

劉宗周

劉宗周

明浙江山陰人,字起東,號念臺,晚改號克念子。萬曆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天啓元年爲儀制主事,歷右通政,以劾魏忠賢,削籍歸。崇禎元年召爲順天府尹,數上疏忤思宗意,遂謝病歸。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復以論救姜埰、熊開元革職歸。福王監國時,起故官,劾馬士英、高傑、劉澤清,爭阮大鋮不可用,不聽,遂告歸。南都亡,絕食二十三日卒,門人私諡正義。治理學以慎獨爲宗,力倡誠敬之說。曾築證人書院,講學於蕺山,人稱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鈔》、《聖學宗要》、《劉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