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殉難十公用前韻太常磊齋吳公

陰雨蕭蕭道路寒,一回把袂一回酸。 周情孔思聯聲氣,憂國傷時共鬱盤。 十族止憐朋友在,九原誰問此心安。 異時伊洛推人物,誠敬淵源似爾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把袂(mèi):拉住衣袖,表示親暱。袂,衣袖。
  • 周情孔思:指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
  • 鬱盤:曲折幽深貌;也形容憂思積聚。
  • 十族:封建統治者誅滅九族,方孝孺被明成祖朱棣滅十族。此處的「十族」代指被統治者殘酷迫害的忠義之士。
  • 九原: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後泛指墓地;也指九泉,黃泉。
  • 伊洛:指伊水和洛水;也指該兩河流域地區。

翻譯

陰雨連綿,道路寒冷,每一次攜手都讓人心酸一次。 周公孔子的思想情感相連通,爲國家的憂慮和對時局的悲傷都積聚在心中。 十族之中只可憐那些朋友還在,到了九泉之下誰會問心是否安寧。 他日在伊洛地區推舉人物時,真誠恭敬的本源就像你們這般。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爲殉難的十公所作,表達了對他們的深切哀悼和敬意。詩中通過描繪陰雨寒冷的場景,烘托出悲傷的氛圍。作者提到周公孔子的思想情感,強調了殉難者們憂國傷時的高尚情懷。「十族止憐朋友在,九原誰問此心安」兩句,表達了對殉難者的同情和對他們命運的感慨,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黑暗現實的不滿。最後兩句則是對殉難者精神的讚美,認爲他們的真誠恭敬將成爲後人的典範。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沉,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劉宗周

劉宗周

明浙江山陰人,字起東,號念臺,晚改號克念子。萬曆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天啓元年爲儀制主事,歷右通政,以劾魏忠賢,削籍歸。崇禎元年召爲順天府尹,數上疏忤思宗意,遂謝病歸。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復以論救姜埰、熊開元革職歸。福王監國時,起故官,劾馬士英、高傑、劉澤清,爭阮大鋮不可用,不聽,遂告歸。南都亡,絕食二十三日卒,門人私諡正義。治理學以慎獨爲宗,力倡誠敬之說。曾築證人書院,講學於蕺山,人稱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鈔》、《聖學宗要》、《劉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