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海月:海上的月亮。
- 三更:指半夜十一時至翌晨一時。
- 江風:江邊的風。
- 行客:指漂泊在外的人。
- 故園:故鄉。
- 菜疃(tuǎn):種植蔬菜的小塊田地。
- 壖(ruán):城郭旁、宮殿廟宇旁及水邊的空地。
- 茆亭:茅亭,用茅草搭建的亭子。
- 戍(shù):軍隊防守。
翻譯
海上的月亮在三更時格外潔白,江面上的風在七月裏帶着寒意。 長期漂泊在外,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勉強把這裏當作故鄉來看待。 小塊的菜地依傍着城邊的空地開闢,茅草亭子靠近水邊安穩地立着。 在這蕭條的南方戍守之地,我獨自一人戴着儒生的帽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南方戍守之地的所見所感。首聯通過「海月三更白」和「江風七月寒」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清冷的氛圍。頷聯表達了作者作爲行客的無奈和對故鄉的思念,儘管努力讓自己適應異鄉生活,但心中的那份眷戀依然難以抹去。頸聯描述了當地的環境,菜地和茅亭的描繪展現出一種樸實的生活場景。尾聯則突出了作者在這蕭條之地的孤獨,「獨自戴儒冠」體現了他的文人身份和內心的堅守。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在異鄉的複雜心境。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題故宋太祖十二世孫孟堅所賦寶鼎見樂章賀其叔母太恭人淳祐八年戊申歲上元日壽旦也其詞用官綾書之 》 —— [ 明 ] 劉崧
- 《 承譚府史若驥春日贛州之作因賦絕句八首奉答 》 —— [ 明 ] 劉崧
- 《 李知事廉輔得奇石如雪因命名雪石 》 —— [ 明 ] 劉崧
- 《 養牛嘆 》 —— [ 明 ] 劉崧
- 《 題墨竹五首 》 —— [ 明 ] 劉崧
- 《 題枯木竹石 》 —— [ 明 ] 劉崧
- 《 感懷四首寄呈李子翀鄧子益 》 —— [ 明 ] 劉崧
- 《 題甘溪歸養圖爲蕭國錄子所賦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