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藤縣王明府隱居

滄洲別幾日,白髮遂成翁。 剩有煙霞癖,因高彭澤風。 開園依郭北,種菊傍籬東。 爲愛門前水,藤江一棹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滄洲(cāng zhōu):濱水的地方,常用以稱隱士的居處。
  • 煙霞癖:指對山水風景的癖好。
  • 彭澤風:指陶淵明的歸隱風範,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後辭官歸隱。

翻譯

離開隱居之地沒幾日,頭髮就已斑白如翁。 心中還留存着對山水風景的喜愛,因而追慕陶淵明的高逸之風。 在城郭北邊開闢園子,在東籬東邊種植菊花。 喜愛門前的江水,乘坐小船通過藤江就能抵達這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王明府的隱居生活。詩的開頭通過「滄洲別幾日,白髮遂成翁」,表達了時光的匆匆以及世事的滄桑。「剩有煙霞癖,因高彭澤風」則表現出王明府對山水的熱愛以及對陶淵明歸隱生活的嚮往,顯示出他的高雅情趣和超脫的心境。「開園依郭北,種菊傍籬東」具體描述了他隱居之地的環境和生活,營造出一種寧靜、閒適的氛圍。最後「爲愛門前水,藤江一棹通」,進一步強調了此地的美好以及交通的便利,也體現出詩人對這種隱居生活的讚賞。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生動地展現了一個隱士的生活風貌和精神追求。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