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行三十首

雁迴應蛩吟,蕭蕭落葉暮。 誰知天籟鳴,盡是秋聲賦。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雁,一種候鳥。
  • :迴應,應和。
  • (qióng):蟋蟀。
  • 蕭蕭:形容風聲或落葉聲。
  • 天籟: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鳥鳴等。
  • 秋聲賦:指描寫秋天景象和聲音的文學作品。

翻譯

大雁迴應着蟋蟀的鳴叫,風中落葉發出蕭蕭的聲音,天色已晚。 誰能知道這些自然界的聲音,其實都是秋天特有的聲音,被詩人寫進了秋天的詩篇中。

賞析

這首詩以秋天的自然景象爲背景,通過大雁與蟋蟀的相互呼應,以及落葉的蕭蕭聲,描繪了秋天的氛圍。詩中「誰知天籟鳴,盡是秋聲賦」一句,巧妙地將自然的聲音與文學作品中的秋聲聯繫起來,表達了詩人對秋天聲音的深刻感受和文學創作的靈感來源。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文學的敏銳洞察與深厚情感。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