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雁:大雁,一種候鳥。
- 應:迴應,應和。
- 蛩(qióng):蟋蟀。
- 蕭蕭:形容風聲或落葉聲。
- 天籟: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鳥鳴等。
- 秋聲賦:指描寫秋天景象和聲音的文學作品。
翻譯
大雁迴應着蟋蟀的鳴叫,風中落葉發出蕭蕭的聲音,天色已晚。 誰能知道這些自然界的聲音,其實都是秋天特有的聲音,被詩人寫進了秋天的詩篇中。
賞析
這首詩以秋天的自然景象爲背景,通過大雁與蟋蟀的相互呼應,以及落葉的蕭蕭聲,描繪了秋天的氛圍。詩中「誰知天籟鳴,盡是秋聲賦」一句,巧妙地將自然的聲音與文學作品中的秋聲聯繫起來,表達了詩人對秋天聲音的深刻感受和文學創作的靈感來源。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文學的敏銳洞察與深厚情感。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酬李定夫過訪鏡園次韻 》 —— [ 明 ] 鄧雲霄
- 《 端陽後一日劉覲國招酌署中三首 》 —— [ 明 ] 鄧雲霄
- 《 和李自得題詠小園上下平韻三十首一東 》 —— [ 明 ] 鄧雲霄
- 《 燕磯醉遊歌 》 —— [ 明 ] 鄧雲霄
- 《 聽琴篇贈卞琴師 》 —— [ 明 ] 鄧雲霄
- 《 擬古宮詞一百首 》 —— [ 明 ] 鄧雲霄
- 《 寄題李曰輔清滄園兼頌名家濟美且近仙居 》 —— [ 明 ] 鄧雲霄
- 《 銅陵執熱書懷十首,時苦旱 其七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