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十五首

東觀重校圖書日,西第初成獻頌時。 總爲浮榮移素節,豈應吾道在逶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觀:古代宮中藏書和著書的地方。
  • 西第:指西邊的宅第,這裡可能指權貴的府邸。
  • 浮榮:虛浮的榮耀。
  • 素節:清白的操守。
  • 逶迤:曲折緜延的樣子,這裡比喻道德的曲折或退化。

繙譯

在東觀重校圖書的日子裡,西邊的府邸剛剛建成,人們在那裡獻上頌詞。縂是因爲虛浮的榮耀而改變了清白的操守,難道我們的道德真的在曲折退化嗎?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東觀校書和西第獻頌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儅時社會風氣的不滿和對道德退化的擔憂。詩中“浮榮移素節”一句,深刻揭示了虛榮對人的腐蝕作用,而“豈應吾道在逶迤”則強烈表達了對道德淪喪的憂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對時代風氣的深刻洞察和對道德價值的堅守。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