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秋月十五首

午夜歌鐘徹曉聞,姑蘇弦管歲時新。 重簾不畏三秋冷,一笑能回四座春。 娃館尚留吳苑月,冰輪曾佇夢裏人。 太湖萬頃金波闊,欲駕扁舟再問津。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午夜:半夜。
  • 歌鐘:古代樂器名,即編鐘,這裏指音樂。
  • 徹曉:直到天亮。
  • 姑蘇:蘇州的古稱。
  • 弦管:絃樂器和管樂器,泛指音樂。
  • 歲時新: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更新。
  • 重簾:厚重的簾幕。
  •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曆九月。
  • 四座春:比喻笑容溫暖,能給周圍的人帶來春天的感覺。
  • 娃館:古代指女子的住所。
  • 吳苑:指蘇州的園林。
  • 冰輪:比喻月亮。
  • 夢裏人:夢中的人。
  • 太湖:中國第三大淡水湖,位於江蘇省南部。
  • 金波:比喻水面上閃爍的金色波光。
  • 扁舟:小船。
  • 問津:詢問渡口,比喻探尋或追求。

翻譯

半夜裏的歌聲和鐘聲一直響到天亮,姑蘇的音樂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更新。厚重的簾幕不畏懼秋天的寒冷,一個笑容就能讓四周的人感受到春天的溫暖。女子的住所還留着蘇州園林的月光,月亮曾經靜靜地等待着夢中的那個人。太湖上萬頃的水面波光粼粼,我想要駕着小船再去探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夜姑蘇的景象,通過音樂、月光、湖水等元素,展現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未來的嚮往。詩中「一笑能回四座春」巧妙地運用了比喻,表達了笑容的溫暖力量。結尾的「欲駕扁舟再問津」則體現了詩人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慾望,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