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中秋十五首

海外亭亭曉鏡升,仙槎誰道興難乘。 遙聞桂子飄靈隱,忽憶濤聲滿廣陵。 夜永緩傾金鑿落,人閒長坐玉壺冰。 懶隨道上遨遊子,裘馬紅塵浪自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京:即今北京。
  • 曉鏡:比喻月亮。
  • 仙槎:神話中能乘往天河的船筏。
  • 桂子:桂花。
  • 靈隱:靈隱寺,位於杭州西湖附近。
  • 廣陵:今江蘇揚州。
  • 金鑿落:金制的酒器。
  • 玉壺冰:比喻清白高潔。
  • 遨遊子:遊蕩的人。
  • 裘馬:華麗的衣着和車馬,形容富貴。
  • 紅塵:塵世繁華。

翻譯

海外的月亮如曉鏡般升起,誰說乘仙槎的興致難以持續。 遠遠聽到桂花在靈隱寺飄香,忽然想起廣陵的濤聲。 長夜慢慢,緩緩倒出金酒器中的酒,人間閒坐如玉壺中的冰清。 懶得跟隨那些在道路上游蕩的人,他們華麗的衣着和車馬,塵世的繁華,不過是自我誇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秋之夜的寧靜與超然。詩人通過對比海外的月亮與仙槎的傳說,表達了對塵世繁華的淡漠。詩中「桂子飄靈隱」與「濤聲滿廣陵」的聯想,展現了詩人的思緒飄渺,而「金鑿落」與「玉壺冰」則形象地描繪了清雅的生活態度。最後,詩人以「懶隨」和「浪自矜」表達了對世俗繁華的不屑,體現了超脫世俗的高潔情懷。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