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吳允兆秋草詩十二首

秋老空嗟百卉腓,愁心此夕轉依依。 征夫淚落明妃冢,少婦苔侵長信扉。 天外關山何處盡? 階前綦履向來稀。 紅顏漸與羣芳歇,來歲王孫歸未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féi):枯萎、凋零。
  • 依依:形容情感纏緜,依戀不捨。
  • 明妃塚:指王昭君的墓,這裡借指邊疆或遠方的墓地。
  • 長信扉:指宮門,這裡借指宮中的女子。
  • 綦履:指綉有花紋的鞋子,這裡借指女子。
  • 王孫:古代對貴族子弟的稱呼,這裡泛指遠行的男子。

繙譯

鞦天已深,感歎百花凋零,心中愁緒更加纏緜。遠行的士兵淚灑在明妃的墓地,宮中的少婦門前的苔蘚日漸侵蝕。天邊的關山無盡,堦前的女子身影稀少。紅顔漸漸隨著群芳消逝,明年春天,遠行的男子是否會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天的蕭瑟景象,通過“鞦老空嗟百卉腓”表達了對自然界凋零的哀愁。詩中“征夫淚落明妃塚,少婦苔侵長信扉”巧妙地將遠方的征夫與宮中的少婦竝置,展現了離別與等待的深情。結尾的“紅顔漸與群芳歇,來嵗王孫歸未歸”則帶有對未來的不確定與期盼,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鄧雲霄的才華與情感。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