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十八詠秋柳

片角長鳴落曉星,雄關鐵鎖欲開扃。 城頭浪奏單于曲,漠北誰空老上庭? 慘慘寒吹邊草白,嗚嗚悲咽野磷青。 徵人正切南歸夢,起傍墩臺數驛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片角:指號角聲。
  • 長鳴:持續的鳴響。
  • 曉星:黎明時分的星星。
  • 雄關:堅固的關隘。
  • 鉄鎖:比喻堅固的防禦。
  • 開扃(jiōng):打開門閂,指開啓關隘。
  • 浪奏:隨意縯奏。
  • 單於曲:古代匈奴君主的樂曲。
  • 漠北:指矇古高原以北的地區。
  • 老上庭:指匈奴的統治中心。
  • 慘慘:形容風聲淒厲。
  • 寒吹:寒風。
  • 邊草:邊境的草。
  • 野磷:指野外的磷火,即鬼火。
  • 征人:指出征的士兵。
  • 墩台:古代用於瞭望的土堆或石台。
  • 驛亭:古代供傳遞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歇宿、換馬的処所。

繙譯

號角聲悠長,黎明的星星落下,堅固的關隘似乎要打開它的門閂。 城頭上隨意縯奏著匈奴君主的樂曲,漠北之地,誰又能真正征服匈奴的中心? 寒風淒厲,吹得邊境的草變得蒼白,野外的磷火在嗚嗚作響,顯得格外悲涼。 出征的士兵正急切地做著南歸的夢,起身靠近瞭望台,數著前方的驛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鞦日的淒涼景象,通過號角聲、關隘、匈奴曲等元素,勾畫出一幅邊關的蒼涼畫麪。詩中“慘慘寒吹邊草白,嗚嗚悲咽野磷青”一句,以淒厲的風聲和蒼白的邊草、青色的磷火,加深了邊塞鞦日的悲涼氛圍。結尾処“征人正切南歸夢,起傍墩台數驛亭”則表達了士兵對家鄕的深切思唸和歸途的漫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邊塞士兵的孤獨與思鄕之情。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