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南巖詩

· 鄭真
深樹冥冥不見天,山中我欲謝塵緣。 逢僧爲問三生石,對客先嚐一滴泉。 茶竈燒煙衝鶴夢,松溪洗鉢覺龍眠。 磨崖試讀題名記,先哲風流幾百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冥冥(míng míng):昏暗,模糊不清。
  • 謝塵緣:謝絕世俗的牽絆。
  • 三生石:傳說中記載人三世因果的石頭。
  • 茶竈:煮茶用的小爐子。
  • 松溪:松樹旁的溪流。
  • 洗鉢:僧人洗碗的動作,這裏指僧人的日常生活。
  • 磨崖:在山崖上磨刻文字。
  • 題名記:刻有名字和記事的石刻。

翻譯

在深密的樹林中,昏暗得幾乎看不見天空,在這山中,我想要謝絕塵世的牽絆。遇到僧人,我向他詢問關於三生石的傳說,對待客人,我先品嚐了一滴清泉的水。茶竈上燒着煙,似乎打擾了鶴的夢境,我在松溪邊洗碗,感覺龍似乎也在沉睡。我試着在山崖上磨刻文字,閱讀那些題名記,感受着先哲們幾百年的風流韻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深山中的隱逸生活和對先哲文化的追思。詩中,「深樹冥冥不見天」一句,既描繪了山林的幽深,也象徵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心境。通過與僧人的對話和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清淨生活的嚮往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最後,通過磨崖題名的行爲,詩人不僅是在記錄自己的存在,更是在與歷史對話,感受着時間的流轉和文化的傳承。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