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迎春

臘盡春回暖尚遙,官河冰結未全消。 喧闐簫鼓迎將去,只爲長堤換柳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臘盡:臘月結束,即農曆十二月末。
  • 喧闐:聲音大而雜亂。
  • 簫鼓:古代樂器,簫和鼓,常用於節日或慶典。
  • 長堤:長長的堤岸。

翻譯

臘月已過,春天雖近,但回暖的日子似乎還很遙遠。官河上的冰還未完全消融。喧鬧的簫鼓聲中,人們歡慶着春天的到來,只因那長長的堤岸上,柳樹已換上了新綠的枝條。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冬末春初的景象,通過「臘盡春回暖尚遙」表達了春天雖已不遠,但寒意未消的感受。詩中「官河冰結未全消」進一步以冰河未融來象徵春天的遲到。後兩句「喧闐簫鼓迎將去,只爲長堤換柳條」則通過節日的喧鬧和柳樹的新綠,展現了人們對春天的期盼和歡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到來的喜悅和對自然變化的敏銳觀察。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