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孤生竹
鬱郁山上鬆,高枝蔭窮崖。
上有女蘿草,纏綿自不移。
傷彼路傍花,孤生還獨萎。
伊昔侍君子,熠耀陽春時。
軒車來薄薄,執手惠前緌。
死生與契闊,豈無蘿與絲。
馳情在皓首,吁嗟中暌離。
思君如皎日,所顧光不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冉冉:(rǎn rǎn) 柔弱下垂的樣子。
- 鬱鬱:(yù yù) 茂盛的樣子。
- 女蘿:(nǚ luó) 一種植物,常用來比喻依附。
- 纏緜:(chán mián) 形容感情深厚,難捨難分。
- 熠耀:(yì yào) 光彩奪目。
- 軒車:(xuān chē) 古代貴族乘坐的輕便馬車。
- 薄薄:(bó bó) 形容車聲。
- 緌:(ruí) 古代帽帶結在下巴下麪的下垂部分。
- 契濶:(qì kuò) 離郃,聚散。
- 馳情:(chí qíng) 情感奔放。
- 皓首:(hào shǒu) 白發,指老年。
- 訏嗟:(xū jiē) 歎息聲。
- 暌離:(kuí lí) 分離,隔絕。
繙譯
山上的松樹鬱鬱蔥蔥,高高的枝條遮蔽著荒涼的崖壁。上麪生長著女蘿草,它們纏緜依附,始終不移。我爲那些路旁的花朵感到悲傷,它們孤獨地生長,最終孤獨地凋零。曾經,我與你相伴,在陽光明媚的春天裡光彩奪目。輕便的馬車帶著薄薄的車聲到來,我們手牽手,你溫柔地握著我的帽帶。生死與離郃,難道沒有像女蘿和絲線那樣緊密的聯系嗎?我的情感在白發蒼蒼時依然奔放,歎息著我們之間的分離。思唸你如同明亮的太陽,我所期待的光芒永不遺失。
賞析
這首詩以山松、女蘿爲喻,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分離的哀愁。詩中,“鬱鬱山上松”與“女蘿草”形成對比,前者象征堅靭不拔,後者則表現了依附與纏緜。通過對路旁孤獨凋零的花朵的描寫,詩人抒發了對逝去愛情的哀傷。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廻憶與現實的對比,強化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畱戀和對分離的無奈。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對愛情的執著與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