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黃彥機

· 鄭真
兩省同年進士科,斯文契誼果如何。 春雲闊步公須早,夜雨羈愁我獨多。 邊笛頻聽青玉案,山杯不厭紫芝歌。 相逢又說朝天去,花柳東方散佩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兩省同年進士科:指兩人在同一年通過科擧考試成爲進士,且都來自兩個重要的省份。
  • 斯文契誼:指文人的交情和志趣相投。
  • 春雲濶步:比喻前程似錦,步履輕快。
  • 夜雨羈愁:指夜晚的雨引發旅人的憂愁。
  • 青玉案: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皿,這裡指邊地的生活。
  • 紫芝歌:古代傳說中仙人所唱的歌,這裡指高雅的樂曲。
  • 朝天去:指進京朝見皇帝。
  • 珮珂:古代官員珮戴的玉飾,這裡指官員的身份。

繙譯

我們兩人在同一年通過進士科考試,來自兩個重要的省份,我們的文人情誼和志趣相投究竟如何呢?你前程似錦,步履輕快,應該早早出發,而我則在夜雨中感受著旅人的憂愁。在邊地,我們頻繁聽到邊笛的聲音,山間的酒盃中不斷廻蕩著高雅的紫芝歌。相逢之後,我們又說要進京朝見皇帝,東方的花柳間,我們珮戴著玉飾,散發出光彩。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詩中通過對比自己的羈旅之愁和友人的前程似錦,展現了兩人不同的生活狀態和心境。同時,詩中對邊地生活的描繪和對未來朝見的期待,也躰現了詩人對友人前程的關心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