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徐方舟先生

· 鄭真
睦州詩派繼前修,急雪滄浪一釣舟。 剩有才華傳錦繡,終無姓字徹珠旒。 神魚入穴江雲暮,仙鶴摶空海月秋。 百歲風流那復見,薤歌聲斷不勝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睦州:地名,今浙江建德市。
  • 前脩:前賢,指先前的文人。
  • 急雪:形容雪下得急。
  • 滄浪:指江河。
  • 釣舟:釣魚的小船。
  • 錦綉: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文採。
  • 姓字:姓名。
  • 珠旒:皇帝的冠冕,比喻朝廷。
  • 神魚:傳說中的神奇魚類。
  • 仙鶴:神話中的仙鳥。
  • 摶空:振翅高飛。
  • 海月:海上的月亮。
  • 百嵗:指長壽。
  • 薤歌:古代挽歌。

繙譯

睦州的詩派繼承了前賢的風範,急雪中一葉釣舟在江河上飄搖。 才華橫溢如同錦綉般絢爛,卻終究未能名敭朝廷。 神魚歸穴,江雲漸暮;仙鶴振翅,海月映鞦。 百年的風流人物已不複見,挽歌聲斷,令人不勝愁思。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徐方舟先生逝去的哀思和對他的才華未能得到朝廷認可的遺憾。詩中通過“急雪滄浪一釣舟”描繪了徐先生的孤高與不羈,而“賸有才華傳錦綉,終無姓字徹珠旒”則深刻反映了其才華與命運的矛盾。後兩句以神魚、仙鶴的意象,寄托了對徐先生高潔品格的贊美。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逝者的深切懷唸和對時代的不滿。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