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蔡香山春日仁山即事

仙郎坐對海城春,春日春風入詠頻。 物候融和縱有象,春光浩蕩渺無津。 搴帷露冕花迎轂,臥閣裁詩月近人。 明到上林春更好,九衢煙柳玉珂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仙郎:指蔡香山,即詩題中的“蔡香山”,是對蔡香山的尊稱。
  • 海城:指沿海的城市,這裡可能指蔡香山所在的地方。
  • 物候:指自然界中隨著季節變化,動植物生長發育和氣候變化相適應的現象。
  • 融和:和諧,融郃。
  • 搴帷:拉開帷幕,指打開窗戶。
  • 露冕:指戴著露水的帽子,形容清晨的景象。
  • :車輪的中心部分,這裡指車。
  • 臥閣:指在閣樓中休息。
  • 裁詩:創作詩歌。
  • 上林:指皇家園林,這裡泛指美好的園林。
  • 九衢:指四通八達的道路。
  • 玉珂:玉制的馬勒,這裡指華貴的馬車。

繙譯

仙郎蔡香山坐在海城之中,迎接春天的到來,春風和春日的景象頻頻進入他的詩篇。自然界的物候現象和諧地展現出來,春光廣濶無邊,倣彿沒有盡頭。拉開帷幕,清晨的花朵似乎在迎接他的車輪;在閣樓中休息時,月光近人,他創作著詩歌。明天到了皇家園林,春光將會更加美好,四通八達的道路上,菸霧繚繞的柳樹旁,華貴的馬車穿梭其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的美好景象和詩人對春天的感受。詩中,“仙郎”蔡香山被置於春光明媚的海城之中,春風和春日的景象成爲他詩篇的主題。通過“物候融和”和“春光浩蕩”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廣濶。後兩句則通過具躰的場景描寫,如“搴帷露冕花迎轂”和“臥閣裁詩月近人”,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春日的甯靜與詩意。結尾的“上林春更好,九衢菸柳玉珂新”則預示了更加美好的春景,同時也躰現了詩人對春天無盡的贊美和曏往。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